途中有扈閣之命遂還京師留別蕭甫

春鴻飛盡過漳城,馬首踟躕倦北征。 載筆敢煩明主詔,解衣猶是故人情。 壯心未折風塵色,高調爭論楚越聲。 揮手太行天地裏,彩毫還賦漢西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óng):大雁。
  •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樣子。
  • 載筆: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
  • 解衣:脫下衣服。此處可以理解爲不計較身份地位,真誠相待的情誼。

翻譯

春天的大雁已經飛盡,越過了漳城,馬頭徘徊不前,我已厭倦了向北遠行。我帶着筆墨,怎敢勞煩聖明的君主下詔,脫下衣裳,感受到的仍是故人的深情厚誼。我的壯志雄心尚未因風塵之色而受挫,以高昂的聲調爭論着如楚越之聲般的不同意見。在太行這天地之間揮揮手,我將以彩筆寫下如同漢西京般的華麗篇章。

賞析

這首詩以景襯情,通過「春鴻飛盡」「馬首踟躕」等景象,烘托出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詩中既表達了詩人對遠行的倦意,又顯示出他對明主詔命的敬畏和對故人情誼的珍視。「壯心未折」展現了詩人的堅定志向,「高調爭論」則體現了他的積極態度和直言不諱的性格。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廣闊天地間揮毫潑墨、施展才華的抱負。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宏大,語言凝練,表現了詩人的胸懷和志向。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