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養能雲鬆巢

· 錢宰
昔人醉捉江月去,此地安得雲鬆巢。 落日九江勞夢想,清風五老入神交。 有時雲氣生窗幾,長聽鬆聲下樹梢。 卻是傳家有仙骨,越山多處結衡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uō):拿,抓。
  • 安得:怎麼能夠。
  • :使……勞苦。這裏指在夢中見到落日九江的景象,讓人內心有所觸動。
  •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
  • 雲氣:雲霧,霧氣。
  • 窗幾:窗戶和几案。
  • :長久,長時間。
  • 仙骨:道教語,指有仙人的氣質或體質,也比喻超凡的氣質。
  • 衡茅:衡門茅屋,簡陋的居室。

翻譯

過去的人曾醉意中想要抓住江中的月亮而去,這個地方怎能有云鬆構建的巢居呢? 落日下的九江只在夢中讓人勞神懷想,清風中的五老峯則讓人在精神上與之相交。 有時雲霧之氣從窗戶和几案間升起,長久地傾聽着松濤之聲從樹梢上落下。 但卻是傳家之人有着超凡的氣質,在越山的多處地方建造起簡陋的居室。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李養能的雲鬆巢展開,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內心感受,營造出一種空靈、清幽的意境。詩的首句「昔人醉捉江月去,此地安得雲鬆巢」,用誇張的手法和奇妙的想象,引出雲鬆巢這個地方,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接下來「落日九江勞夢想,清風五老入神交」,表達了對九江落日的嚮往和對五老峯清風的精神契合,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追求。「有時雲氣生窗幾,長聽鬆聲下樹梢」,進一步描寫了雲鬆巢的環境,雲霧繚繞,鬆聲陣陣,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祥和。最後「卻是傳家有仙骨,越山多處結衡茅」,強調了李養能家族的超凡氣質,以及他們在越山多處建造簡陋居室的灑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現了詩人對山水的鐘情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

錢宰

元明間浙江會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鈞。元至正間中甲科,時稱宿儒。洪武初征修禮、樂書,授國子助教,進博士。後命訂正蔡氏《書傳》,書成賜歸。有《臨安集》。 ► 159篇诗文

錢宰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