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同吳給舍舟中對月

獨驅嬴馬出燕關,咫尺風雲敢自攀。 明月共懸千里外,春陰不散五陵間。 書生彩筆謀仍拙,諸將黃龍戰未還。 何處忽來楊柳曲,滄江一夜鬢毛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嬴馬:瘦弱的馬。嬴(yíng)
  • 燕關:指山海關。
  •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分別是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在今陝西省咸陽市附近,這裏指代京都附近的名勝之地。
  • 彩筆:比喻文才高超。
  • 黃龍:即黃龍府,在今吉林省農安縣,金人的腹地。此處指宋金交戰前線。

翻譯

我獨自騎着瘦弱的馬走出山海關,哪敢輕易去攀附那近在咫尺的變幻風雲。 明月共同高懸在千里之外,春天的陰霾仍未消散在京都附近的名勝之間。 我這書生雖有文才,謀劃卻仍顯拙劣,諸位將領在與金人作戰的前線尚未凱旋。 不知從何處忽然傳來楊柳曲,蒼茫的江水邊,一夜之間我的鬢髮已斑白。

賞析

這首詩以景襯情,情景交融。詩人獨騎出關,面對風雲變幻,心中感慨萬千。明月雖共懸千里,但春陰不散,暗示着局勢的不明朗和心中的憂慮。詩中通過「書生彩筆謀仍拙,諸將黃龍戰未還」,表達了自己對自身才學的反思和對前線戰事的關注,流露出一種無奈和憂慮之情。最後以「何處忽來楊柳曲,滄江一夜鬢毛斑」作結,突如其來的楊柳曲觸動了詩人的愁緒,使得他在一夜之間鬢髮斑白,更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焦慮。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反映了詩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複雜心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