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使君雨蓮以詩見寄次韻奉答

五馬龍蒸蚤著聲,漫勞滄海訊鷗盟。 傳來隴使春如見,夢裏王孫草自生。 至日吹葭堪對酒,暮雲殘角倍含情。 共嗟桂樹千叢發,不減燕山竇氏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蒸:指升騰的雲氣,這裏可理解爲人才輩出的景象。「蒸」(zhēng)
  • 著聲:著名,聞名。
  • 漫勞:徒勞,空勞。
  • 滄海:大海,因大海水深而呈青蒼色,故名。
  • 訊鷗盟:詢問與鷗鳥爲友的盟誓,意指閒適自在的生活。
  • 隴使:來自隴地的使者。
  • 春如見:如春天般的景象好像呈現眼前。
  • 王孫草:古樂府《王孫遊》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後以「王孫草」指牽人離愁的景色。
  • 至日:冬至或夏至。
  • 吹葭(jiā):古代燒葦膜成灰,置於律管中以佔節氣變化,叫「吹葭」。
  • 對酒:面對着酒。
  • 暮雲殘角:傍晚的雲彩和殘餘的角聲,營造出一種蒼涼的氛圍。
  • 桂樹千叢發:桂樹茂盛地生長,開花。比喻人才輩出,家族興盛。
  • 燕山竇氏:指東漢竇憲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記功的典故。後常以「燕山竇氏」表示功勳卓著。

翻譯

您(歐使君)如五條龍升騰而起的非凡才能早已聞名,我沒必要空自去大海邊探尋那閒適自在的生活盟誓。傳來隴地使者的消息,美好的景象如在眼前,夢中那牽人離愁的景色自然生長。到了冬至(或夏至)可以燒葦膜成灰置於律管中占卜節氣變化,面對美酒,傍晚的雲彩和殘餘的角聲更飽含深情。共同感嘆人才如桂樹般大量涌現,絲毫不遜色於功勳卓著的燕山竇氏。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黎民懷給歐使君的回詩。詩中首先讚揚了歐使君的傑出才能和聲名遠揚,接着通過對一些景象的描繪,如隴使帶來的消息、夢中的王孫草、至日的吹葭、暮雲殘角等,營造出一種富有意境的氛圍,同時也蘊含着深厚的情感。最後,詩人表達了對人才輩出的欣喜之情,認爲他們的成就不亞於燕山竇氏的功勳。整首詩用典恰當,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讚美和敬意,也展現了作者對人才和功績的重視。

黎民懷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仁,號白泉。黎民衷弟。少時師事黃佐,與兄黎民表、民衷有“三鳳”之譽。嘉靖間以歲薦至京,廷試後歸,絕意仕進。詩書畫稱三絕。卒年八十一。有《清居集》。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