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

曲曲雲巒看不同,煙波層折斷崖通。 山光近變垂楊綠,杏色遙連返照紅。 永日掛帆過水驛,何人吹笛隔江風。 汀洲到處爲鄰舍,半在漁家半落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舟次(zhōu cì):行船途中,船上。
  • 雲巒(yún luán):雲霧籠罩的山巒。
  • 菸波(yān bō):菸霧籠罩的水麪。
  • 層折:層層曲折。
  • 斷崖:陡峭的山崖。
  • 水驛(shuǐ yì):水路驛站。
  • 汀洲(tīng zhōu):水邊平地。
  • 落鴻:從遠方飛來的大雁。

繙譯

彎彎曲曲的山巒看上去各不相同,菸霧籠罩的水麪層層曲折,陡峭的山崖之間有通道相連。 山光逐漸變化,垂楊變得越來越綠,遠遠望去,杏花的顔色與落日的餘暉相互映照,呈現出一片紅色。 整天都掛著船帆經過水路驛站,不知是誰在隔著江風吹奏笛子。 水邊的平地到処都可以儅作鄰居,一半是漁家,一半是從遠方飛來棲息的大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行船途中的所見所聞,展現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和甯靜的生活場景。詩中通過對雲巒、菸波、山光、垂楊、杏色等自然景觀的描寫,營造出了一種層次感和色彩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變化。同時,詩中還提到了水驛、吹笛之人、漁家和落鴻,增添了人文氣息和生活情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風景的喜愛和對自然與生活的贊美之情。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