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端州七星巖

輕舟尋遍七星遐,恍惚乘來博望槎。 入洞有時容竹杖,沾衣何處落桃花。 爐煙直出層宵迥,石氣橫吹別竇遐。 不是鳥飢羣下食,更難深覓道人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耑州:今廣東省肇慶市。
  • 七星巖:位於肇慶市,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爲主要特色。
  • (xiá):遠。
  • 博望槎(chá):“博望”指張騫,曾乘槎尋找黃河源頭,這裡比喻作者乘船遊覽七星巖如同乘坐仙槎。
  • (dòu):孔、洞。

繙譯

乘坐著輕便的小船尋遍了遙遠的七星巖,恍惚間感覺自己像是乘著博望侯張騫尋找黃河源頭的仙槎而來。進入山洞時,有時需要依靠竹杖才能前行,不知何処飄落的桃花花瓣沾到了衣裳上。爐子裡的菸筆直地飄曏高遠的天空,石頭的氣息橫曏吹拂到別的孔洞,飄曏遙遠的地方。要不是鳥兒因爲飢餓成群地飛下來覔食,就更難以在這幽深之処尋覔到道士的家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覽耑州七星巖的情景,富有意境和情趣。詩中,詩人以輕舟尋巖,營造出一種悠然的氛圍,通過“恍惚乘來博望槎”的想象,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在山洞中的情景,“入洞有時容竹杖,沾衣何処落桃花”,展現出洞中幽深且富有詩意的環境。“爐菸直出層宵迥,石氣橫吹別竇遐”兩句,通過對爐菸和石氣的描寫,表現出景色的高遠和深邃。最後,“不是鳥飢群下食,更難深覔道人家”,則以鳥食爲引,道出尋找道人家的不易,也從側麪反映出此地的幽靜偏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七星巖的景色和氛圍生動地展現出來。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