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僉憲於舜之任浙中

蜀西使君才且雄,繡衣謁帝明光宮。 紫髯白麪驚左右,劇談吐論回悲風。 金鐘翠釜世希有,紫電掣曳凡馬空。 興來落筆滿毫素,片片青天飛白虹。 朝回遇我長安陌,謂是夷門抱關客。 亟呼美酒登高樓,蛾眉千金輕一擲。 是時春盡寒雲愁,楊花糝糝縈芳洲。 金羈馳驟塵沙起,萬里不見黃河流。 拔劍起舞君且留,茫茫世事空百憂。 五陵豪俠散煙霧,魏國平原今在否。 酒闌看君雙玉玦,會稽茫茫不可越。 乘興還從剡曲舟,相思空寄樟亭月。 樟亭月色滿荷花,青山綠水擁鳴笳。 誰鄰金馬羈棲客,悵望銀河慱望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僉憲(qiān xiàn):僉都御史的美稱。
  • 蜀西:指四川西部。
  • 使君: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作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裏指陳僉憲。
  • 繡衣:指御史之服。
  • 明光宮:漢宮名,此處借指皇宮。
  • 紫髯(rán):紫色的鬍鬚。
  • 白麪:面容白淨。
  • 悲風:淒厲的風。
  • 金鐘翠釜(fǔ):珍貴的鐘和鍋,形容生活奢華。
  • 紫電:形容馬速度極快,如紫色閃電。
  • 馳驟(zhòu):馳騁,疾奔。
  • 糝糝(sǎn sǎn):指米粒或微粒狀的東西。
  • 金羈(jī):金屬製的馬籠頭,這裏指馬。
  • 五陵豪俠:指長安郊外五陵地區的豪俠之士。
  • 魏國平原:指戰國時趙國平原君,此處借指陳僉憲的好友。
  • 玦(jué):古時佩戴的玉器,環形,有缺口。
  • 剡(shàn)曲舟:指船,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南,以山水秀美著稱。
  • 樟亭:古地名,在今浙江杭州市。
  • 笳(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
  • 慱(tuán)望槎(chá):神話中來往於天河的木筏。

翻譯

蜀西的陳使君才能出衆且有英雄氣概,身着繡衣在明光宮拜見皇帝。他紫髯白麪,讓左右的人都爲之驚歎,他高談闊論,話語如悲風迴旋。世間少有金鐘翠釜般的奢華生活,他騎的馬如紫電般疾馳,凡馬難以相比。興致來了,他提筆揮毫,滿紙如同青天飛白虹般壯麗。 朝回時在長安的街道上遇到我,說我像是夷門的守門人。急忙叫上美酒登上高樓,對蛾眉女子一擲千金也毫不在意。此時春天將盡,寒雲帶着憂愁,楊花紛紛揚揚縈繞着芳洲。駿馬疾馳,揚起塵沙,萬里之內都看不到黃河的水流。 拔出劍起舞,希望你暫且留下,茫茫世事讓人徒增百種憂愁。五陵的豪俠已如煙霧般消散,魏國的平原君如今還在嗎?酒喝完了,看着你佩戴的雙玉玦,會稽遙遠難以越過。乘興還是從剡曲乘船出發吧,相思之情只能空寄給樟亭的明月。 樟亭的月色灑滿荷花,青山綠水間傳來鳴笳之聲。誰與羈留在金馬門的客人爲鄰呢,惆悵地望着銀河,盼望着那往來天河的木筏。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黎民表爲送陳僉憲去浙中任職而作。詩中先描繪了陳僉憲的英姿和才華,他的形象威嚴且富有魅力,談吐不凡,文筆如飛虹。接着描述了他們在長安的相遇以及宴飲的情景,體現出豪爽慷慨的氣概。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和憂愁,如五陵豪俠的消散,對友情的珍惜和對離別的不捨。最後,通過對樟亭月色等景色的描寫,烘托出一種悠遠而略帶憂傷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氣勢磅礴,情感真摯,既有對友人的讚美和祝福,也有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詩作。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