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頗怪:很奇怪。
- 頻年:連年,多年。(「頻」讀作:pín)
- 滯遊:長期在外漂泊。
- 王程: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 素絲:本色的絲,白絲。
翻譯
很是奇怪這些年的經歷,在江湖間屢屢漂泊遊蕩。 奉公差遣的行程妨礙了我在山間寺廟的停留,自己的身世如同落在漁舟之上般漂泊無依。 白白耗費了千金求得的技藝,如今只留下一件破舊的皮裘。 本色的絲雖然讓人慨嘆,但懂得知足又有什麼可憂愁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多年來漂泊生活的感慨。詩中提到自己常常在江湖間遊蕩,行程受到限制,身世也如漁舟般漂泊不定,體現了一種無奈和滄桑之感。雖然曾經花費千金學習技藝,但如今卻只剩下一件破舊的皮裘,流露出對時光流逝和世事無常的嘆息。然而,詩的最後一句「素絲雖可嘆,知足亦何憂」,又表現出詩人一種豁達的態度,儘管有諸多不如意,但懂得知足便能減少憂愁。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情感複雜,既有對過去的回憶和感慨,也有對當下的思考和對未來的一種釋然。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和陶徴君飲酒二十首 其二十 》 —— [ 明 ] 黎民表
- 《 從化山水六詠劉仙岩 》 —— [ 明 ] 黎民表
- 《 同姚元白吳化卿歐楨伯登毗盧閣 》 —— [ 明 ] 黎民表
- 《 聞故園草閣火 》 —— [ 明 ] 黎民表
- 《 楨伯以西山紀遊諸篇見示因書其後 》 —— [ 明 ] 黎民表
- 《 秋日同諸賢遊矩洲 》 —— [ 明 ] 黎民表
- 《 秋夜與張儀仲陳伯求黃仲孝攜張合卿過小樓 》 —— [ 明 ] 黎民表
- 《 九日同諸公登感應觀閣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