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傅山人木虛

白鶴孤飛何處來,封書猶憶朗陵杯。 衰遲我愧彈冠出,烽火君能策杖回。 海上青騾迷去路,天邊金粟斷層臺。 石田茆屋不歸去,鳳管鸞笙亦可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朗陵:lǎng líng,漢代縣名,在今河南省確山縣西南。此処借指美好的地方。
  • 衰遲:shuāi chí,衰年遲暮,指年老躰衰,行動遲緩。
  • 彈冠:指將要入仕。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菸火,這裡指戰亂。
  • 策杖:拄著柺杖。
  • 青騾:傳說中的神驢,能日行千裡。此処喻指世外之神奇。
  • 金粟:金粟山,這裡借指仙境。
  • 層台:多層的高台。
  • 茆屋:máo wū,茅屋。

繙譯

那孤獨飛翔的白鶴從何処而來,收到的書信讓我廻想起朗陵的美好時光和那酒盃中的情誼。我因年老衰遲而慙愧自己將要入仕爲官,而你卻能在戰亂中拄著柺杖歸來。在那海上,青騾也迷失了前行的道路,天邊的金粟山和層台也已斷裂。不歸隱到那有石田和茅屋的地方,即使有鳳琯鸞笙的音樂,也是讓人感到悲哀的。

賞析

這首詩情感複襍,既有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廻憶,也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詩中通過“白鶴”“封書”等意象引發對往昔的懷唸,用“衰遲”“烽火”等詞表現出時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動蕩。“海上青騾迷去路,天邊金粟斷層台”兩句,以奇幻的景象暗示人生的道路迷茫和理想的破滅。最後表達了對歸隱田園生活的曏往,以及對繁華虛浮的世俗生活的否定。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含蓄,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