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陳使君德基招同李季常飲呂氏園亭得華字

秋風有路別京華,猶滯吳江萬里槎。 刻燭共題三徑菊,解貂曾對五陵花。 煙生竹嶼深停翠,霜淨楓林晚帶霞。 賴有使君能載酒,籃輿來過野人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á):木筏。
  • 壘徑菊:在隱者家園的小路旁賞菊。
  • 五陵花:漢高帝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長安附近,其地多富貴人家,風俗奢縱。後以「五陵」代指豪門貴族聚居之地,詩中以「五陵花」代指富貴之花。
  • 竹嶼:竹林茂盛的小島。
  • 籃輿(yú):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擡着行走,類似後世的轎子。

翻譯

秋風起,我本想踏上歸程告別京城,卻無奈還滯留在吳江如萬里木筏般漂泊。在燭光下一同吟詠那園中小路旁的菊花,也曾在五陵之地對着富貴之花解下貂裘。煙霧在竹林茂盛的小島上瀰漫,深濃的翠綠在此處停留;秋霜洗淨楓林,傍晚的楓葉帶着霞光。幸得使君您能帶着美酒,乘坐着籃輿來到這鄉野人家。

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的景色和與友人的相聚爲主題,描繪了一幅優美的畫面。首聯表達了詩人慾歸而不得的無奈之情,「秋風」點明時節,「別京華」「滯吳江」形成對比,凸顯了詩人的羈旅之愁。頷聯回憶過去與友人共同賞菊的情景,以及在富貴之地的過往,既有對美好時光的懷念,也有對世事變遷的感慨。頸聯描寫了秋日的景色,煙霧瀰漫的竹嶼和霜染的楓林,色彩斑斕,給人以美的感受。尾聯則表達了對友人攜酒來訪的感激之情,「賴有」二字表現出詩人對這次相聚的珍視,也爲全詩增添了一份溫暖。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通過對景色的描寫和對往事的回憶,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