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六首

· 黃肅
匣鏡三十年,塵暗不復治。 停餐且不寐,所思知爲誰。 宕子不復返,眇在天一涯。 綻衣終當組,道遠何能持。 明明天邊月,三五入中閨。 念與子歡愛,不得同光輝。 寤言相與共,既覺將何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匣鏡:放在匣子裏的鏡子。
  • 宕子:遊蕩不歸的人。
  • :遙遠。
  • 綻衣:縫補衣服。
  • :編織,這裏指縫補。
  • 寤言:醒着說話。
  • 相與共:一起。
  • 既覺:醒來後。

翻譯

三十年來,匣中的鏡子已積滿塵埃,不再擦拭。 停下餐食,夜不能寐,心中所思之人是誰? 那遊蕩的人不再歸來,遠在天邊,遙不可及。 衣服破了終究要縫補,但道路遙遠,如何能堅持。 明亮的月亮,三五成羣地進入閨房。 想起與你的歡愛,卻不能與你共享這光輝。 醒着時與你共語,醒來後卻無所依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深的思念與無奈。通過「匣鏡」、「宕子」等意象,描繪了時間的流逝與人的離去,情感深沉。詩中「明明天邊月,三五入中閨」一句,既展現了月光的美麗,又暗含了對遠方人的思念。結尾的「寤言相與共,既覺將何依」則深刻表達了醒來後的孤獨與無助,情感真摯動人。

黃肅

明應天府六合人,字敬夫。成化十四年進士。累官廣西按察僉事,弘治末,思恩土官岑浚謀起事,肅毀其所築丹良城,挫其謀。官至湖廣按察副使。卒年八十六。 ► 11篇诗文

黃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