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泰巖謁伏波將軍廟志感之作時在滇招降普寇也

人心原在是非公,歸向惟憑德望崇。 自昔無端猜薏苡,於今那不羨英雄。 澤同武水流何盡,名並廬峯聳太空。 俎豆千秋勤廟祀,後人猶得藉遺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薏苡(yì yǐ):一種植物,這裏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因帶回的薏苡被誣爲明珠而受猜疑的故事。
  •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這裏指祭祀。

翻譯

人的心原本是公正的,歸向哪裏只憑德行和威望的高低。 自古以來,無端地猜疑薏苡,如今怎能不羨慕英雄。 恩澤如同武水流淌不盡,名聲與廬山峯巒高聳入雲。 千百年來,人們勤於在廟中祭祀,後人仍能借助遺風得到啓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伏波將軍廟的讚頌,表達了作者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公正德行的推崇。詩中「人心原在是非公」一句,直接點明瞭作者對公正的追求,而「歸向惟憑德望崇」則進一步強調了德行的重要性。後文通過對薏苡的提及,暗指歷史上的誤解和英雄的不朽,以及英雄的恩澤和名聲如同自然界的長河和高山,永恆不變。最後,作者提到後人通過祭祀和傳承英雄的遺風,得以繼續受到啓示和教育,體現了對歷史和傳統的尊重。

黃公輔

明廣東新會人,字振璽。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御史,忤魏忠賢去官。後遷江西參政,分守寶慶,有政績。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