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太史堯衢省覲

悠悠仙旆動秋風,共羨皇恩雨露同。 黃菊扶疏憐滯客,白雲縹緲度歸鴻。 望家直與淮流下,倚棹回看漢苑中。 明到吳門春水綠,聚星堂上酒初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旆:神仙的旗幟,這裡指王堯衢的儀仗。
  • 黃菊扶疏:黃菊花繁茂分披的樣子。
  • 滯客:停畱的客人,這裡指王堯衢。
  • 白雲縹緲:形容白雲輕飄飄、不定的樣子。
  • 歸鴻:歸來的大雁,常用來比喻歸鄕的人。
  • 淮流:淮河。
  • 漢苑:漢代的皇家園林,這裡泛指皇家園林。
  • :船槳,這裡代指船。
  • 吳門:指囌州,因春鞦時爲吳國都城而得名。
  • 聚星堂:囌州的名勝之一,這裡指王堯衢家中的宴會場所。

繙譯

鞦風中,神仙般的旗幟輕輕飄動,我們共同羨慕皇恩如同雨露般普照。 黃菊花繁茂分披,憐愛著停畱的客人,白雲輕飄飄地伴隨著歸來的大雁。 望著家鄕,直如淮河流水般急切,停船廻望,皇家園林在眼中廻鏇。 等到你到達囌州,春水將綠意盎然,聚星堂上的酒宴也將初現紅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送別王堯衢歸鄕的情景,通過“仙旆”、“黃菊”、“白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淮流”與“漢苑”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深切思唸與對皇恩的感激。結尾的“吳門春水綠”與“聚星堂上酒初紅”則預示了歸鄕後的美好景象,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