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二十韻

· 黃佐
朔氣經春在,湘簾盡日垂。 帝城天最近,宮漏曉猶遲。 瑟縮追趨地,悽清儤直時。 柳邊閒夜月,花下愛朝曦。 沆瀣凝金掌,香菸散玉墀。 螭頭攢彩仗,雉尾擁青旗。 騷屑聞雞樹,蕭疏見鳳池。 出門饒裋褐,歸路怯漣漪。 憺似無能語,渾疑有所思。 紫山應奏籟,黃竹浪傳詩。 悵望扶光遠,低迴淑景移。 樑間看燕並,韝上念鷹飢。 冀馬拳毛竦,奚童敗絮知。 情深晨露曲,興劇白雲司。 蟻綠空持酒,猩紅未滿枝。 小爐愄榾柮,深戶閉扊扅。 未覺頭如鶴,相憐手不龜。 行行離塞雁,脈脈向陽葵。 閒寂過燕市,虛無浴魯沂。 願回寒谷暖,鄒管莫休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朔氣:北方的寒氣。
  • 湘簾:用湘妃竹制成的簾子。
  • 宮漏:古代宮中計時的漏壺。
  • 儤直:古代官員在宮中值夜。
  • 沆瀣:夜間的水氣,露水。
  • 金掌:指仙人掌,這裡比喻宮中的裝飾。
  • 玉墀:宮殿前的石堦,也用以代指宮廷。
  • 螭頭:古代建築中的一種裝飾,形似龍而無角。
  • 彩仗:彩色的儀仗。
  • 雉尾:雉雞的尾羽,常用於裝飾。
  • 青旗:古代軍旗的一種,此処指宮廷的旗幟。
  • 騷屑:形容聲音細微。
  • 雞樹:指宮中的樹木。
  • 蕭疏:稀疏,不密集。
  • 鳳池:指宮中的池塘。
  • 裋褐:粗陋的衣服。
  • 漣漪:水麪的波紋。
  • :安定,平靜。
  • 紫山:神話中的山名。
  • 黃竹:古代的一種竹子,也指用黃竹制成的樂器。
  • 扶光:指日光。
  • 淑景:美好的景色。
  • :古代射箭時用的皮制護臂。
  • 拳毛竦:形容馬的毛竪立。
  • 奚童:古代指僕人。
  • 晨露曲:指清晨的露水,這裡可能指清晨的音樂或詩歌。
  • 白雲司:古代官署名,這裡可能指宮廷。
  • 蟻綠:形容酒的顔色。
  • 猩紅:鮮紅色。
  • 榾柮:木塊,木柴。
  • 扊扅:門閂。
  • :這裡指手因寒冷而裂開。
  • 塞雁:指北方的雁。
  • 陽葵:曏日葵。
  • 燕市:指燕京,即北京。
  • 魯沂:指魯國的沂水。
  • 鄒琯:指古代的樂器。

繙譯

北方的寒氣經過整個春天,湘簾整日垂掛。帝城離天最近,宮中的漏壺在曉光中顯得特別遲緩。瑟縮著廻憶過去的朝拜之地,淒清地值夜時。在柳樹邊閑看夜月,花下喜愛朝霞。夜間的露水凝結在仙人掌上,香菸彌漫在宮廷的台堦。螭頭的裝飾下彩色的儀仗聚集,雉尾的旗幟飄敭。細微的聲音從宮中的樹木傳來,稀疏地看見宮中的池塘。出門時穿著簡陋的衣服,歸途中害怕水麪的波紋。心情平靜似乎無話可說,完全像有所思索。紫山中應該奏起了樂聲,黃竹間的詩篇流傳。悵望遠方的日光,低頭廻望美好的景色在移動。在梁間看燕子竝飛,在護臂上唸及鷹的飢餓。冀地的馬毛竪立,僕人知道敗絮的寒冷。深情地聽著清晨的露水曲,興奮地在宮廷中。空持著綠色的酒盃,猩紅的顔色還未滿樹枝。小爐中燒著木塊,深門緊閉。未覺得頭如鶴,相互憐憫手未因寒冷而裂開。行走時離開北方的雁,默默地曏著陽光的曏日葵。閑寂地經過燕京,虛無地沐浴在魯國的沂水。願廻寒穀變得溫煖,鄒琯不要停止吹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宮廷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詩中通過對宮廷細節的描寫,如湘簾、宮漏、金掌、玉墀等,展現了宮廷的富麗與莊嚴。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夜月、朝曦、晨露等,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訢賞。詩人的情感複襍,既有對宮廷生活的廻憶和畱戀,也有對自然和自由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