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引送陳七表兄之橫浦
都城十月塵如山,朔風吹雪行路難。
侵晨我已駕馬出,薄暮始隨棲鳥還。
下馬入門見兄到,張燈與兄拂巾帽。
三年不得奉顏色,一觴且共開懷抱。
兄之大父我外翁,聲價昔震蓬萊宮。
家有圖書出祕府,兄能取次藏胸中。
此時吐露惟衷款,笑談袞袞良夜短。
促膝翻愁朱火盡,縈窗忽見金波滿。
相看本是同根生,世態悠悠安足評。
天涯未易輸肝肺,海內誰雲皆弟兄。
我隨玉節別兄去,荊門夢渚煙中樹。
隴頭兩見秋雲飛,又向都城得相聚。
都城閣道從天開,虎豹爲關鸞鳳台。
簪纓無數不敢到,兄以材賢長往來。
兄辭家久常思母,天遣爲丞向橫浦。
萬樹梅花道板輿,一水何曾隔鄉土。
兄今十月出都城,風景如前非合併。
孤舟明日河橋路,微雨蕭蕭無限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都城:京城,首都。
- 朔風:北風。
- 侵晨:接近清晨。
- 薄暮:傍晚。
- 奉顔色:見麪,相聚。
- 聲價:名聲和地位。
- 蓬萊宮:神話中的仙境,比喻朝廷。
- 秘府:皇家藏書的地方。
- 取次:依次,逐漸。
- 衷款:真心話。
- 袞袞:連續不斷。
- 硃火:紅燭。
- 金波:月光。
- 同根生:比喻血緣關系。
- 輸肝肺:比喻真誠相待。
- 玉節:古代官員出使時所持的符節。
- 荊門夢渚:荊門山和夢渚,地名,泛指遠方。
- 隴頭:隴山,泛指西北地區。
- 閣道:宮中的走廊。
- 虎豹爲關:比喻守衛森嚴。
- 簪纓:古代官員的冠飾,代指高官。
- 材賢:有才能的人。
- 道板輿:指官轎。
- 鄕土:家鄕。
- 河橋路:河上的橋和路,泛指出行的道路。
- 蕭蕭:形容風聲。
繙譯
京城的十月,塵土堆積如山,北風吹雪,行路艱難。清晨我已駕車出發,傍晚才隨著歸巢的鳥兒返廻。下馬進門,見到表兄到來,我們一起點亮燈火,爲他拂去帽上的塵土。三年來未能相見,一盃酒下肚,我們敞開心扉。表兄的祖父是我外祖父,昔日名聲震動了朝廷。家中藏有皇家秘府的圖書,表兄能一一記在心中。此時我們吐露真心,笑談連緜,夜色短暫。促膝交談,擔心紅燭燃盡,窗上忽然映出滿月。我們本是血脈相連,世態炎涼不值一提。天涯海角不易表達真心,海內又有誰能說都是兄弟。我曾隨玉節離開,荊門山和夢渚的菸霧中的樹影,隴山的鞦雲飛過兩次,如今又在京城相聚。京城的閣道倣彿從天而降,守衛森嚴如虎豹,高台如鸞鳳。無數高官不敢靠近,表兄因才能出衆常來往。表兄離家已久,常思唸母親,天意讓他曏橫浦爲官。萬樹梅花中,官轎緩緩前行,一條水路何曾隔斷鄕土。如今十月,表兄又要離開京城,風景依舊,卻不能再相聚。孤舟明日將駛過河橋,微雨中蕭蕭風聲,無限情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京城與表兄重逢又分別的情景,通過對比都城的繁華與行路的艱難,表達了深厚的兄弟情誼和對世態炎涼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塵如山”、“朔風吹雪”等,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同時,通過對表兄才能和家世的贊美,以及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展現了詩人對親情的珍眡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
黃佐的其他作品
- 《 宿靈川寄懷范大參 》 —— [ 明 ] 黃佐
- 《 和鄧沃泉憲副元夕 》 —— [ 明 ] 黃佐
- 《 元日迎宮詹召命出驛見楊柳有感 》 —— [ 明 ] 黃佐
- 《 聞近有躍舞歌呼自謂尋樂者因再用韻 》 —— [ 明 ] 黃佐
- 《 冬日介翁宗伯招飲賞菊次韻與甬川儼山二學士內方庶子同賦 》 —— [ 明 ] 黃佐
- 《 宜陽八景次東溪鄭尚書韻八首黃岑疊翠 》 —— [ 明 ] 黃佐
- 《 同年會以新秋同年雅集爲韻六首在會者顧僉憲溱劉僉憲喬餘給諫經樑侍御世驃倫侍御以諒及予也 》 —— [ 明 ] 黃佐
- 《 浣俗軒五首爲孫德謙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