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鄧沃泉憲副元夕

· 黃佐
昇平燈火幾喧闐,笑指東風十二年。 陸海魚龍春變化,豔陽桃李夜暄妍。 鎬京尚憶紅雲宴,郢曲遙傳白雪篇。 同是江湖懷聖主,步隨明月望堯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喧闐(xuān tián):熱鬧,喧譁。
  • 豔陽:明媚的陽光。
  • 暄妍(xuān yán):溫暖而美麗。
  • 鎬京:古代地名,今陝西省西安市,此指古代都城。
  • 紅雲宴:指盛大的宴會。
  • 郢曲:古代楚國的歌曲,此指高雅的音樂或詩歌。
  • 白雪篇:指高雅的文學作品。
  • 堯天:比喻理想的太平盛世。

翻譯

在太平盛世,燈火輝煌,熱鬧非凡,我笑着指向東風,已經過去了十二年。陸地和海洋中的魚龍隨着春天的到來而變化,豔陽下的桃李在夜晚顯得格外溫暖而美麗。回憶起鎬京那盛大的紅雲宴,遙遠地傳來郢曲,那高雅的白雪篇。我們同樣懷揣着對聖主的思念,在江湖中,隨着明月,仰望着那理想的堯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夕之夜的盛景,通過對燈火、東風、春景的描繪,展現了太平盛世的繁華與美好。詩中「陸海魚龍春變化,豔陽桃李夜暄妍」一句,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與夜晚的美麗。後聯通過「鎬京紅雲宴」與「郢曲白雪篇」的典故,表達了對古代盛世的懷念與對高雅文化的嚮往。結尾「步隨明月望堯天」則寄託了對理想國度的深切向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好時代的讚美與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