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朱鷺一章十一句

· 黃佐
臨高臺,望泗與淮。言採其芑於水涯。誰其殖之感我懷。 奮戎東南逖以北。無以逸欲臨萬國。生民何依依我德。 皇祖在天,敬哉有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鐃歌鼓吹曲:古代軍樂的一種,用於激勵士氣。
  • 朱鷺:一種鳥名,這裏可能用作曲名或象徵。
  • 臨高臺:站在高臺上。
  • 泗與淮:泗水和淮河,兩條河流名。
  • 言採其芑:採摘芑菜。芑(qǐ),一種水生植物。
  • 水涯:水邊。
  • 殖之:種植它。
  • 奮戎:振奮軍隊。
  • 東南逖以北:東南遠至北方。逖(tì),遠。
  • 逸欲:放縱慾望。
  • 生民:人民。
  • 依依我德:依靠我的德行。
  • 皇祖:指先祖。
  • 敬哉有赫:敬畏而有威嚴。

翻譯

站在高臺上,望着泗水和淮河。在水邊採摘芑菜。是誰種植了它,讓我心生感慨。 振奮軍隊,從東南遠至北方。不要因放縱慾望而統治萬國。人民依靠什麼?依靠我的德行。 先祖在天之靈,敬畏而有威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站在高臺上遠望泗水與淮河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寧和人民福祉的深切關懷。詩中「言採其芑於水涯」一句,既展現了自然景緻,又隱喻了國家的繁榮與安定需要精心培育。後文強調了振奮軍隊、遠離逸欲的重要性,以及人民對君主德行的依賴,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結尾對先祖的敬畏,更是對傳統美德的傳承和弘揚。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