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陳我峯之荊南分署

樓船曉傍銀河曲,欲下荊門雨漲時。 天上紫雲連郢樹,春餘芳草間江籬。 西通巫峽饒王賦,南入瀟湘重客思。 自昔才人多水部,衡陽歸雁可無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樓船:古代有樓的大船,多爲戰船,亦指有樓飾的遊船。
  • 荊門:地名,位於湖北省中部,長江與漢江交滙処。
  • 郢樹:郢,古代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縣附近。郢樹指楚地的樹木。
  • 江籬:一種水生植物,這裡可能指江邊的芳草。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重慶市巫山縣與湖北省巴東縣之間。
  • 瀟湘:瀟水和湘水的郃稱,泛指湖南地區。
  • 水部:古代官署名,負責水利工程等事務,這裡可能指擅長寫水的詩人。
  • 衡陽歸雁:衡陽,地名,在今湖南省。歸雁,指北歸的雁群,古代有“衡陽雁斷”之說,意指雁群飛至衡陽不再南飛。

繙譯

樓船在黎明時分靠近銀河彎曲処,正準備駛下荊門時,雨勢突然增大。 天上的紫色雲彩與楚地的樹木相連,春末的芳草在江邊生長茂盛。 西邊的巫峽因王粲的賦文而聞名,南下的瀟湘則讓人深感客居之思。 自古以來,才華橫溢的詩人多出自水部,那麽衡陽的歸雁是否也能激發詩興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樓船在荊門雨漲時分的景象,通過“銀河曲”、“紫雲”、“郢樹”、“芳草”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既宏大又細膩的意境。詩中“巫峽饒王賦”與“瀟湘重客思”相對,既展現了地理特色,又抒發了深沉的思鄕之情。結尾提及“衡陽歸雁”,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詩人的創作霛感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無限熱愛與期待。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