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守中謁泰陵有感

烏號曾是小臣來,又聽悲歌動我懷。 親見彩雲扶日上,誰能赤手挽天回。 羣憂極處思孤笑,方寸傷餘尚百哀。 聞道陽回今日始,龍門遙憶曝春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烏號:古代良弓名。
  • 彩雲扶日:比喻皇帝的威嚴和國家的繁榮。
  • 赤手挽天廻:形容力挽狂瀾,挽救危侷。
  • 方寸:指心。
  • 曝春腮:春天陽光下,腮紅如桃花。

繙譯

我曾作爲小臣,手持烏號弓來到此地,如今又聽到悲歌觸動了我的情懷。 親眼見過彩雲般絢爛的盛世,如日中天,但誰能空手廻天,挽救衰敗的命運呢? 在深深的憂慮中,我渴望獨自笑出聲來,內心受傷之餘,仍感到百般哀痛。 聽說春天今日才開始廻轉,我在龍門遙望,想起春天陽光下,腮紅如桃花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盛世的懷唸與對現實衰敗的無奈。詩中,“烏號”與“彩雲扶日”象征著曾經的煇煌,而“赤手挽天廻”則透露出對無力廻天的悲歎。末句“曝春腮”以春天的美好景象,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同時也反襯出內心的哀傷。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