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陳石亭內翰九日登鏡光瑞光二閣

· 符錫
郊西雙閣凌曉梯,鬥角倒掛風檐齊。 湖天渺渺接秋素,苑樹重重含露悽。 勝日江山足高興,美人尊俎誰同攜。 職暇何妨得歸晚,月華騎影紛前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依照別人詩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表示對原作的應和。
  • 內翰:古代對翰林的別稱。
  • 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即重陽節。
  • 鏡光瑞光二閣:指兩座閣樓,具體不詳,可能是詩中提到的雙閣。
  • 鬥角:指建築物的檐角,形狀似鬥。
  • 倒掛:形容檐角向下彎曲的形狀。
  • 風檐:指檐下的空間。
  • 湖天渺渺:湖面和天空廣闊無邊。
  • 秋素:秋天的素淨、清爽。
  • 苑樹:園林中的樹木。
  • 勝日:美好的日子。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這裏指宴席。
  • 職暇:職務之餘的閒暇。
  • 月華:月光。
  • 騎影:騎馬的影子。

翻譯

郊外的兩座閣樓高聳,早晨的階梯顯得格外陡峭,檐角如鬥,風中齊齊倒掛。湖面與天空在秋日的素淨中融爲一體,園林中的樹木帶着露水的淒涼。在這美好的日子裏,面對壯麗的江山,心情格外愉悅,但不知宴席上誰與我同享這份快樂。職務之餘,不妨晚些歸去,月光下騎馬的影子在前溪中紛亂交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登高望遠的景象,通過對郊外雙閣、湖天秋色、園林樹木的細膩描繪,展現了秋日的寧靜與悽美。詩中「勝日江山足高興」一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面對自然美景時的愉悅心情。結尾的「月華騎影紛前溪」則增添了一絲悠然與遐想,使全詩意境更加深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符錫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