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陵:今南京,明代初期的都城。
- 王氣:指帝王之氣,象征著帝王的統治和國家的命運。
- 定有無:確定是否存在。
- 瓜分鼎分:比喻國家分裂,政權更疊。
- 霸圖:霸業的圖謀,指爭奪天下的野心。
- 普天:整個天下。
- 高皇烈:指明太祖硃元璋的功業。
- 南都:南京。
- 北都:北京,明代後期的都城。
繙譯
金陵的王氣是否真的存在,國家的分裂和政權更疊都是霸業的圖謀。 整個天下都歸於明太祖硃元璋的偉大功業,不論是南方的南京還是北方的北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金陵王氣的探討,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詩中“瓜分鼎分皆霸圖”一句,深刻揭示了國家分裂的悲劇,而“普天全付高皇烈”則表達了對明太祖硃元璋功業的崇敬。最後兩句強調了無論南北,國家的統一和繁榮都是基於硃元璋的奠基之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國家統一的渴望和對歷史英雄的贊頌。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訪李鰲峯別駕於西臺遍觀勝景樂而有作六首見日亭 》 —— [ 明 ] 湛若水
- 《 臘望送南京王大理汝溫升北少司馬 》 —— [ 明 ] 湛若水
- 《 己亥臘月十一、十二日,同職方朱正郎簠、趙副郎伊,連日冒雨雪視卜義阡, 》 —— [ 明 ] 湛若水
- 《 訪李鰲峯別駕於西臺遍觀勝景樂而有作六首見日亭 》 —— [ 明 ] 湛若水
- 《 中秋三首寄伍宗遜尹彥明 》 —— [ 明 ] 湛若水
- 《 喜廖子峻堂教崔來修司訓至清霞洞 》 —— [ 明 ] 湛若水
- 《 爲霍武學請送劉都閫 》 —— [ 明 ] 湛若水
- 《 酌惠泉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