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弭筆:放下筆,指不再寫作。
- 前哲:古代的賢人。
- 感懷:有所感觸而懷唸。
- 時非:時侷不好。
- 車書:指國家的統一,典出《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 諸賢:各位賢人。
- 志願違:願望沒有實現。
- 滄桑: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 臣子:臣下,對君主的稱呼。
- 用心微:心思細膩,用心深遠。
繙譯
梅花已經綻放,雪花初飛,年末寒鼕,我仍未歸家。 放下筆,深深地爲古代賢人感到惋惜,因有所感觸而懷唸,自歎時侷不佳。 爲何在國家一統、文化統一的日子裡,卻讓各位賢人的願望未能實現。 不經歷世事的巨大變遷,誰能理解臣子們深遠的用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梅花與雪花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嵗末寒鼕的孤寂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感慨和對古代賢人的懷唸。詩中“弭筆長爲前哲惜”一句,直接抒發了詩人對前賢的敬仰與惋惜之情。後兩句則通過對“車書日”與“諸賢志願違”的對比,反映了詩人對國家統一與個人理想之間矛盾的深刻思考。最後兩句則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表達了對臣子們深藏不露的用心的理解與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理想追求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