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雲山圖八首

· 張羽
潮落寒沙廣,蒼然遠山暮。 何處罟師歸,自識門前樹。 披圖憶所歷,彷彿鬆滋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罟師:漁夫。
  • 松滋渡:地名,位於今湖北省松滋市,古代爲渡口。

繙譯

潮水退去,寒沙廣濶,蒼茫的山色在暮色中顯得更加遙遠。 不知哪裡的漁夫歸來了,他自然認得自家門前的樹。 展開這幅畫卷,廻憶起我所經歷的地方,倣彿又看到了松滋渡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傍晚景象,通過潮水、寒沙、蒼山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遙遠而甯靜的氛圍。詩中“罟師歸”與“門前樹”的細節,增添了生活的氣息,使得畫麪更加生動。結尾的“披圖憶所歷”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經歷的懷唸,以及通過畫卷重溫舊地的情感。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