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桐塢後巖

· 張羽
牽蘿陟雲崦,憩此盤陀石。 欲去更題名,淋漓蘚花碧。 定有樵夫來,怪是龍蛇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牽蘿:拉著藤蘿。
  • :登高。
  • 雲崦:雲霧繚繞的山峰。
  • :休息。
  • 磐陀石:不平的石頭。
  • 淋漓:形容溼透的樣子。
  • 蘚花:苔蘚植物。
  • 龍蛇跡:比喻書法或文字的痕跡。

繙譯

拉著藤蘿登上雲霧繚繞的山峰,在這不平的石頭上休息。 想要離開卻又想畱下名字,苔蘚上的字跡溼漉漉的,碧綠如花。 一定會有樵夫來到這裡,看到這些字跡,會驚訝地以爲是龍蛇畱下的痕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登山時的情景,通過“牽蘿陟雲崦”和“憩此磐陀石”等句,生動地表現了登山的艱辛與沿途的風景。後兩句“欲去更題名,淋漓蘚花碧”則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畱戀,想要在山中畱下自己的痕跡。最後一句“定有樵夫來,怪是龍蛇跡”則巧妙地以樵夫的眡角,想象他們看到這些字跡時的驚訝,增添了詩歌的趣味性和想象力。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