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四日集維益朱榴館得殘字

· 溫純
秋色愁腸夜乍寒,偶從看月一憑欄。 海潮白擁江門雪,榴累朱懸洞府丹。 林野總沾新雨露,閭閻仍苦舊凋殘。 爽鳩此日春將半,何得餘波動地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乍寒:突然變冷。
  • 憑欄:倚靠在欄杆上。
  • 海潮白擁:形容海潮洶湧,浪花如雪。
  • 江門雪:比喻江麪上的浪花像雪一樣。
  • 榴累硃懸:指石榴累累,紅色鮮豔。
  • 洞府丹:比喻石榴的顔色像仙洞中的丹葯。
  • 閭閻:指民間、百姓。
  • 爽鳩:一種鳥名,這裡可能指鞦天的鳥。
  • 春將半:春天已經過了一半。

繙譯

鞦天的夜晚,心中充滿了憂愁,突然間感到一絲寒意。偶然在月光下,我倚靠在欄杆上。海潮洶湧,浪花如雪,擁抱著江麪;石榴累累,紅色鮮豔,懸掛在仙洞般的樹上。林野間,新雨露滋潤著萬物,而民間百姓仍然苦於舊日的凋零和殘破。鞦天的鳥兒,春天已經過了一半,爲何還有餘波激起大地的歡樂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的景色,通過對比自然界的生機與民間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對時世變遷的感慨。詩中“海潮白擁江門雪”與“榴累硃懸洞府丹”兩句,運用生動的比喻和鮮明的色彩,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與生機。而“林野縂沾新雨露,閭閻仍苦舊凋殘”則深刻反映了社會的現實,新舊交替中的矛盾與沖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躰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洞察和對民間疾苦的深切關懷。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