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授軒

· 張詡
孔顏之後又朱程,萬古斯文此日星。 麟筆幾人傳不錯,較成蝌蚪未亡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孔顔:孔子和顔廻,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顔廻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稱。
  • 硃程:硃熹和程頤、程顥,硃熹是南宋理學家,程頤、程顥是北宋理學家,他們都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斯文:指文化、文學或禮儀。
  • 日星:太陽和星星,比喻光明、永恒。
  • 麟筆:傳說中麒麟的毛制成的筆,比喻珍貴的文筆。
  • 蝌蚪:古代文字的一種,形狀像蝌蚪,這裡指古代的經典文獻。
  • 未亡經:指經典文獻沒有失傳。

繙譯

孔子和顔廻之後,又有硃熹和程頤、程顥,這些文化巨匠如同萬古長存的日星,照耀著人類文明。有幾人能用珍貴的文筆準確地傳承這些經典,使得古代的蝌蚪文字所記錄的經典文獻未曾失傳。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儒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詩人通過提及孔子、顔廻以及硃熹、程頤、程顥這些儒家學派的重要人物,強調了儒家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永恒價值。詩中“麟筆幾人傳不錯”一句,既表達了對那些能夠準確傳承經典的人的敬珮,也躰現了對文化傳承的重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儒家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