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詩

· 符錫
江上坦齋老,行藏何自由。 樂窩洲萬碩,生計橘千頭。 耳順方年及,天真與物遊。 況逢嘉靖日,蓬海看添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坦齋:指詩中的「坦齋老」,可能是指一個名叫坦齋的老人。
  • 行藏:行爲和藏匿,這裏指行動和隱居。
  • 樂窩:快樂的居所。
  • 洲萬碩:洲,指水中的陸地;萬碩,形容洲地廣闊。
  • 橘千頭:橘樹衆多,比喻財產豐富。
  • 耳順:指六十歲,出自《論語》,意爲六十歲時聽別人的話能分辨是非真假。
  • 天真:本性純真,不受世俗污染的狀態。
  • 物遊:與萬物和諧共處。
  • 嘉靖:明朝的一個年號,這裏指嘉靖年間。
  • 蓬海:神話中的海,比喻遙遠的地方。
  • 添籌:增加壽命的象徵。

翻譯

江上的坦齋老人,他的行動和隱居多麼自由。 他的快樂居所坐落在廣闊的洲地上,生計依靠着衆多的橘樹。 他已年屆六十,本性純真,與萬物和諧共處。 正值嘉靖年間,看着神話中的蓬海,象徵着壽命的增加。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一位名叫坦齋的老人,描繪了他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和豐富的物質基礎。詩中「行藏何自由」體現了老人不受世俗束縛的生活態度,「樂窩洲萬碩,生計橘千頭」則形象地描繪了他的物質富足。後兩句「耳順方年及,天真與物遊」表達了老人雖年事已高,但心性純真,與自然和諧相處。最後提到「嘉靖日,蓬海看添籌」,不僅點明瞭時代背景,也寓意着老人長壽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老人生活狀態的羨慕和對長壽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