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克誠年兄

· 符錫
躍馬江城各盛年,卻看烏帽照華顛。 玉繩曉望天門迥,琪樹秋沾雨露先。 瀕海編氓皆著土,舉家隨宦即登仙。 鳴琴未負聯珂在,準待河陽奏□船。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躍馬:騎馬疾馳,形容行動迅速。
  • 江城:江邊的城市。
  • 盛年:壯年,指精力旺盛的時期。
  • 烏帽:古代官員戴的黑色帽子。
  • 華顛:指頭髮花白,比喻年老。
  • 玉繩:指天上的星宿,比喻高遠。
  • 天門:神話中的天宮之門,比喻高遠的地方。
  • 琪樹:神話中仙境的樹,比喻美好的事物。
  • 雨露:比喻恩澤。
  • 瀕海:靠近海邊。
  • 編氓:指普通百姓。
  • 著土:指安居樂業。
  • 隨宦:跟隨官員任職。
  • 登仙:比喻升官或達到很高的地位。
  • 鳴琴:彈琴,比喻做官。
  • 聯珂:古代官員腰帶上的玉飾,比喻高官顯貴。
  • 河陽:地名,這裏可能指官員任職的地方。
  • 奏□船:奏,指上奏朝廷;□船,可能是指官員的船隻,具體含義不明。

翻譯

我們曾在江城騎馬疾馳,各自壯年,如今卻看到烏帽下的頭髮已經花白。清晨仰望天際星宿,高遠而不可及,秋天的雨露先滋潤了神話中的琪樹。靠近海邊的百姓都安居樂業,全家跟隨官員任職,就像是登上了仙境。你彈琴未曾辜負,聯珂依舊在身,我正等待你在河陽上奏朝廷,乘船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符錫送別朱克誠的作品,通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情景,表達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許多富有象徵意義的詞彙,如「烏帽」、「華顛」、「玉繩」、「琪樹」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嚮往高遠的意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友人仕途順利、家庭幸福的祝願,以及對未來重逢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