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呂舍人萬樂子世寬明坤病目四十不肯娶遨遊四方來訪西樵將之藩府勉留住噴玉巖

昔賢恨不盲廢早,不識一字也昇天。 牧犢不妻還姓呂,前身或者是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盲廢:失明。
  • 牧犢:放牛。
  • 回仙:指回教的神仙。

翻譯

昔日的賢人遺憾自己沒有早些失明,即使不識一字也能昇天成仙。 像牧牛不娶妻的人,如果姓呂,前世可能就是回教的神仙。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昔賢的遺憾和牧犢不妻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盲廢早」和「不識一字也昇天」反映了作者對世俗知識的輕視,認爲真正的智慧和解脫來自於內心的領悟而非外在的知識。後兩句則通過牧犢不妻的形象,暗示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將這種生活態度與回仙相聯繫,進一步強調了其超凡脫俗的境界。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讚美和對世俗的超越。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