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遼事有感

飛檄才徵土漢兵,旌旗又換貳師營。 但驚廟算從天下,便道妖氛不日平。 推轂已承專節鎮,借籌何事問書生。 探騎昨夜邊城到,烽火河東寇未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檄(xí):緊急檄文。
  • :召集。
  • 貳師營:指軍隊營地。
  • 廟算:朝廷的謀劃。
  • 推轂(gǔ):薦舉;援引。
  • :計謀,策略。
  • 探騎:偵察騎兵。

翻譯

緊急檄文剛剛召集了當地的漢族和少數民族士兵,軍隊的旌旗又變換到了另一處營地。只是驚訝朝廷的謀劃來自天下,就說妖氛不久就會被平定。已經承擔薦舉之責讓將領專掌節鎮之權,爲什麼還要向書生詢問借籌之計呢?偵察騎兵昨夜從邊城到來,河東燃起的烽火表明賊寇的情況並不輕微。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明朝時期對遼事的關注和思考。詩的開頭描述了緊急徵兵和軍隊調動的情景,顯示出局勢的緊張。接着,詩人表達了對朝廷謀劃的看法,認爲朝廷認爲妖氛很快就能平定,但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詩中還提到了將領的專權以及對書生意見的忽視,暗示了可能存在的問題。最後,通過偵察騎兵帶來的消息,點明瞭河東邊寇的情況依然嚴峻。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當時的軍事情況,表達了詩人對局勢的擔憂和對朝廷決策的質疑,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關注。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