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中丞自滇中致仕還裏

簡書重沐兩朝恩,此日雄名八座尊。 擁傳初歸稱大老,捧觴頻祝到曾孫。 那堪白髮隨黃口,還有青山對綠樽。 蠟屐不愁無濟勝,賜回靈壽杖猶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簡書:指文書,詔令。(簡,jiǎn)
  • :蒙受。
  • 八座:封建時代中央政府的八種高級官員。泛指高官。
  • 擁傳:指地方長官赴任時,有車馬相隨,富有排場。
  • 大老:指年高望重的人。
  • 黃口:本指雛鳥的嘴,借指兒童。
  • 蠟屐(jī):以蠟塗木屐。古人常穿木屐遊山玩水。
  • 濟勝:遊覽名勝。
  • 靈壽杖:相傳周文王曾夢見一位長者給他一根靈壽杖,後來人們就用靈壽杖來表示長壽和吉祥。

翻譯

朝廷的文書再次讓其蒙受兩朝的皇恩,這一天他名聲赫赫,位高權重。 赴任歸來時排場很大,被人們稱爲德高望重之人,舉杯頻頻祝願能福澤到曾孫輩。 怎奈如今已是白髮蒼蒼卻還要照顧年幼的子孫,好在還有青蔥的山巒對着這綠色的酒杯。 穿着塗蠟的木屐不必擔心沒有遊覽名勝的機會,皇帝賜回的靈壽杖仍然還在。

賞析

這首詩是贈給從雲南辭官歸鄉的李中丞的。詩中首先讚揚了李中丞蒙受兩朝皇恩,地位尊貴。接着描述了他歸來時的盛況以及人們對他的祝福。然後提到了他雖已年老卻仍要照顧子孫的狀況,同時以青山對綠樽的景象稍作慰藉。最後說他不必擔心無法遊覽名勝,因爲皇帝賜的靈壽杖還在,暗示他依然擁有健康和福氣。整首詩既有對李中丞往昔功績和尊貴地位的肯定,也有對他晚年生活的關切和祝福,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對李中丞的敬重和祝願。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