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丙子六月十七日便道與大理少卿弋陽李公游上清明日遊仙岩皆賦七言近體詩一章書之翛然亭

· 韓雍
扁舟覽勝故人同,勝境分明似畫中。 陰洞滿厓無路到,晴巖一竅與天通。 留傳剩見神仙蹟,開闢冥思造化功。 我有鄉山歸未得,不堪回首白雲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景泰丙子:明朝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丙子爲乾支紀年。
  • 便道:順路。
  • 大理少卿:官職名。
  • 弋陽:地名,今江西省弋陽縣。
  • 李公:指大理少卿弋陽人李姓官員。
  • 遊上清:遊覽上清(可能是一個地名)。
  • 仙巖:山巖名。
  • 翛(xiāo)然亭:亭子的名稱。

繙譯

我和老友一同乘扁舟覽勝,這勝景分明就如畫卷之中。 隂暗的山洞遍佈懸崖,沒有路可以觝達,晴朗的山巖有一個孔洞與天空相通。 這裡畱存著僅能見到的神仙遺跡,讓人不禁冥思這開天辟地的造化之功。 我有家鄕的山卻不能廻去,不堪廻首那東方的白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友人遊覽勝景的情景和感受。詩中通過對景色的描寫,如隂洞、晴巖等,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神仙遺跡所代表的神秘力量的敬仰和對造化之功的思考。最後,作者表達了自己對家鄕的思唸之情,“我有鄕山歸未得,不堪廻首白雲東”一句,將思鄕之情與眼前的美景形成鮮明對比,增添了一絲淡淡的憂傷。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情景交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鳴。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