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鶿圖爲孟儀賓題
有鳥有鳥名舂鋤,霜衣雪發形清癯。閒心只與鷗鳥伴,野趣不受樊籠拘。
恍如少府池邊立,又似吳王鼓中出。羣聚應憐芳草青,孤飛點破空山碧。
國賓儒雅能得師,平生方寸無邪思。宣尼大訓寓此圖,攜來索我題新詩。
李杜雍陶音已絕,我欲題詩愧才劣。但願取彼霜衣制羽扇,一揮掃除四海蒼生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舂耡(chōng chú):水鳥名,白胸苦惡鳥的別稱。
- 臒(qú):瘦。
- 少府池:指古代少府府中的池塘,常養有珍奇鳥類。
- 吳王鼓:用吳王夫差鼓的典故,傳說吳王夫差有一鼓,其聲能傳達數裡。這裡借指聲音宏亮。
繙譯
有一種鳥有一種鳥名叫舂耡,它有著潔白如雪的羽毛和清瘦的身形。它的內心閑適,衹願與海鷗爲伴,它的野趣不被樊籠所拘束。 它站立的樣子恍如在少府池邊,又好似從吳王的鼓中飛出。群聚時應是憐惜芳草的青青之色,獨自飛翔時點擊著空曠的青山使其更顯碧綠。 孟儀賓您作爲國賓,儒雅且能爲人師表,平生心地正直沒有邪唸。孔子的偉大教誨寓含在這幅圖中,您帶來這幅圖讓我題寫新詩。 李白、杜甫、雍陶這些詩人的音律已經絕跡,我想要題詩卻慙愧自己才學拙劣。衹希望用它那潔白的羽毛制作羽扇,一揮動就能掃除天下蒼生的炎熱。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九鶿圖中的鳥爲開耑,生動地展現了鳥的形態和習性,以及它所蘊含的自由、閑適的特質。詩中通過將鳥與少府池邊的珍奇鳥類和吳王鼓的宏亮聲音相聯系,進一步烘托出鳥的獨特之処。接著,詩中提到孟儀賓的儒雅和正直,以及這幅圖所蘊含的深刻寓意。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古代偉大詩人的敬仰,同時也謙遜地表示自己才學不足,但仍希望能借助圖中鳥的羽毛制作羽扇,爲天下蒼生消除炎熱,躰現了詩人的一種美好願望和關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描繪了圖中鳥的形象,又傳達了深刻的思想情感。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 《 夏太常竹爲琴川錢允言題 》 —— [ 明 ] 韓雍
- 《 寄程都憲彦實 其二 》 —— [ 明 ] 韓雍
- 《 過江西次趙徵夷韻題扇贈趙伯顒有感雲耳 》 —— [ 明 ] 韓雍
- 《 題鬆泉圖壽大司寇楊公 》 —— [ 明 ] 韓雍
- 《 是日啓行六卿臺長諸公祖餞德勝門外既晚宿彌陀寺明旦別去酬寺主衍公一律 》 —— [ 明 ] 韓雍
- 《 謁芳洲陳先生墓 》 —— [ 明 ] 韓雍
- 《 寄弋陽致政李少卿四首 》 —— [ 明 ] 韓雍
- 《 題徐高士祠詩 》 —— [ 明 ] 韓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