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惠陽暴雨

江南十月吹天風,水勢直撼蛟龍宮。 白晝鯨鯢出浪立,猿悲狐怒哀高穹。 江心小艇蕩如失,帆摧柁折中流泣。 日暮天黃哭鬼神,顧見大魚張口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鯨鯢(jīng ní):比喻兇惡的敵人,這裏指巨大的魚。
  • 高穹(gāo qióng):高空。

翻譯

江南的十月吹起了大風,水勢洶涌,直接撼動了蛟龍的宮殿。白天裏,巨大的魚躍出浪頭挺立,猿猴悲哀,狐狸憤怒,對着高空哀號。江中心的小艇搖晃得好像要失去控制,船帆被摧毀,船舵在江水中折斷,船隻在中流哭泣。傍晚時分,天色昏黃,鬼神似乎也在哭泣,只看見一條大魚張着口吸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舟行惠陽時遭遇暴雨的情景,營造出一種驚心動魄的氛圍。詩的開頭兩句通過「吹天風」和「撼蛟龍宮」,形象地表現出天氣的惡劣和水勢的洶涌,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接下來,「白晝鯨鯢出浪立,猿悲狐怒哀高穹」進一步渲染了環境的恐怖,巨大的魚躍出水面,猿猴和狐狸也都陷入了悲哀和恐懼之中。「江心小艇蕩如失,帆摧柁折中流泣」則具體描述了船隻在狂風暴雨中的艱難處境,讓人感受到行船人的危險和無助。最後兩句「日暮天黃哭鬼神,顧見大魚張口吸」,以昏黃的天色和大魚的出現,增添了神祕和恐怖的色彩。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雄渾,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動物的描寫,烘托出了暴雨中的緊張和危險氣氛。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