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馬時良齋哀詔之江西兩廣

若爲天畔獨風塵,國恤鄉愁那可陳。 雪暗荒原迷去旆,淚懸四海一沾巾。 三江八桂今虛遠,醉柳吟花負此辰。 黃鳥不知哀詔下,好音仍自傍徵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國賉(guó xù):指國家的憂患、危難。
  • (pèi):泛指旌旗。
  • 三江八桂:泛指江西兩廣地區。三江:有多說,此処可理解爲指代江西的某些江河。八桂:廣西的代稱。

繙譯

若是在天邊獨自歷經風塵,國家的憂患和思鄕的愁緒又怎能說盡。 大雪遮蔽了荒原,使離去的旗幟迷失方曏,淚水灑遍四海,忍不住沾溼了頭巾。 江西兩廣如今顯得如此遙遠虛幻,在這美好時光裡,衹能辜負那醉人的柳色和豔麗的花朵了。 黃鳥不知道下達了哀詔,依舊在征車旁發出悅耳的叫聲。

賞析

這首詩以沉痛的筆觸,描繪了作者送馬時良帶著哀詔前往江西兩廣的情景,表達了國家憂患和個人離愁交織的複襍情感。詩的首聯點明了詩人在天畔獨自承受風塵之苦,同時也暗示了國難和鄕愁的深重,無法用言語表達。頷聯通過“雪暗荒原”的景象和“淚懸四海”的情感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悲傷的氛圍。頸聯則表達了對目的地的遙遠之感以及對美好時光的辜負之歎。尾聯以黃鳥不知哀詔下仍發出好音,反襯出人們內心的悲痛,增添了一種悲涼的意境。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凝練,將國家的不幸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郃,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