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巖將賦歸小酌話別

多難知交誼,離筵倍感懷。 江山真得友,花鳥欲忘骸。 聖代恩波闊,高名物理乖。 先機今勇退,塵絆愧吾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賦歸:(fù guī)指辭官歸裏。
  • 感懷:有所感觸而懷念。
  • 聖代:舊時對於當代的諛稱。
  • 恩波:謂帝王的恩澤。
  • 物理:此處指事物的道理、規律。
  • :違背,不協調。
  • 先機:先佔有利的時機。
  • 勇退:勇於隱退,急流勇退。
  • 塵絆:(chén bàn)爲塵世的羈絆。
  • 吾儕:(wú chái)我們這些人。

翻譯

在多災多難的時候更能知曉朋友間的情誼,離別的筵席上,內心倍感傷懷。 面對江山美景,真覺得如同找到了好友,看到花鳥之景,讓人幾乎忘卻自身。 當今時代帝王的恩澤廣闊,但過高的名聲卻與事物的道理相違背。 如今你先佔得有利時機,勇於隱退,塵世的羈絆讓我們這些人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韓邦奇在與慧巖分別時所作。詩中首先強調了在困難時期更能體會到真摯的交誼,離別的場景令人感慨萬千。接着通過描繪江山花鳥,表現出大自然的美好能夠讓人忘卻煩惱。然後提到當今時代雖然恩澤廣佈,但過高的名聲可能並不符合事物的規律。最後讚揚了慧巖的勇退之舉,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塵世羈絆的無奈和慚愧。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又流露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韓邦奇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節,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採富陽茶魚,爲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爲民。嘉靖初,起復爲山東參議。後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儉。一生好學不倦,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啓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範圖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