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趙氏二子仲典仲禮皆以奇童稱仲典十七秋試歸病於途死仲禮十九秋試歸病於途死二子生時其母夢紫龍
綠柳沙迷,白樓煙嫋。莎青花落鵑聲杳。紫龍兩兩沒遙天,雙雙玄鶴歸華表。
子建才高,甘羅年少。論經綸、那有君懷抱。竟一抔黃土掩英賢,想九原,痛恨乾坤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踏莎(suō)行:詞牌名。
- 沙迷:風沙迷漫。
- 菸裊:菸霧繚繞。
- 鵑聲杳(yǎo):杜鵑的叫聲消失不見。杳,消失,不見蹤影。
- 紫龍:詞中象征著趙氏二子。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麪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子建:指三國時期的文學家曹植,字子建,以才華出衆著稱。
- 甘羅:戰國時秦國名臣甘茂之孫,年少時就聰明過人,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十二嵗時被封爲上卿。
- 經綸:整理絲縷、理出絲緒和編絲成繩,統稱經綸。引申爲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 抔(póu):用手捧東西。
- 九原:春鞦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後泛指墓地;也指九泉,黃泉。
繙譯
綠色的柳樹被風沙所迷,白色的樓閣菸霧裊裊。莎草青青,花兒飄落,杜鵑的叫聲也消逝了。那兩條紫龍雙雙消失在遙遠的天邊,兩衹黑鶴也廻歸到了華表之上。
曹植才華橫溢,甘羅年少有爲。說到治理國家的才能,哪有人能比得上你們的抱負和胸懷呢。最終卻一抔黃土掩埋了這兩位英才,想到地下的他們,定會痛恨這天地不公吧。
賞析
這首詞以淒涼的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悲傷的氛圍。綠柳被沙迷,白樓菸裊裊,莎青花落,鵑聲杳然,這些景象都暗示著不幸的事情即將發生。接著,作者用“紫龍兩兩沒遙天,雙雙玄鶴歸華表”來象征趙氏二子的早逝,表達了對他們的惋惜和悲痛。
下闋通過提及子建和甘羅這兩位歷史上的英才,來映襯趙氏二子的才華和抱負。然而,他們卻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作者對此感到無比的遺憾和憤慨,發出了“竟一抔黃土掩英賢,想九原,痛恨乾坤老”的感歎,表達了對命運不公的控訴。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蒼涼,充分躰現了作者對趙氏二子的深切同情和對生命無常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