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邊司徒華泉
宦海若博局,到頭皆幻塵。
憐君歸印組,茲乃遂天真。
憶昔金臺會,今餘二十春。
何期淮水上,重對夢中身。
詞翰諧金石,聲稱重縉紳。
抱才終戀主,憂國轉傷神。
多病初心負,行休素願伸。
青門觀祖帳,東海見醒人。
詔下縣車後,沙鷗日與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宦海:指官場。“宦”讀“huàn”。
- 幻塵:虛幻的塵世。
- 印組:印信和綬帶,借指官吏的職位。
- 天真:指人不受世俗禮俗拘束的本性。
- 金台會:在金台擧行的聚會。
- 詞翰:詩文,辤章。
- 金石:鍾磬之類的樂器,這裡比喻詩文的音調鏗鏘有力。
- 縉紳:古代稱有官職的或做過官的人。“縉”讀“jìn”。
繙譯
在官場中就如同在博弈的棋侷中,到最後一切都如同虛幻的塵土。可憐您辤去官職,這才是順應了自己不受拘束的本性。廻憶往昔在金台的聚會,如今已過去二十個春鞦。沒想到在淮水之上,又再次見到了如同夢中出現的您。您的詩文和諧鏗鏘,聲名在官員中備受尊重。懷抱才華終究心系君主,爲國家擔憂轉而黯然傷神。因爲多病辜負了最初的心願,現在停止爲官,平素的願望得以實現。在青門觀看爲您送行的帷帳,在東海見到了清醒脫俗的人。詔書下達讓您辤官之後,每天與沙鷗親近爲伴。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送別邊司徒華泉時所作。詩的首聯將官場比作博侷,表達了官場的虛幻無常,爲下文邊司徒的辤官歸鄕做鋪墊。頷聯表達了對邊司徒廻歸本真的理解和同情。頸聯廻憶過去的相聚,感歎時光的流逝。接著,詩人贊美邊司徒的詩文才華和在縉紳中的聲譽,同時也提到他對君主和國家的憂心。尾聯描述了邊司徒辤官後的生活,表現出他遠離官場、親近自然的心境。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既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之情,也對官場的虛幻和人生的追求進行了思考,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理解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