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寒郊落日映雕戈,獵騎吹笳盡渡河。 故里葵生金井榦,空城雀啄玉山禾。 閨中夢逐啼鶯斷,塞上書憑旅雁過。 歸到酒泉已頭白,從軍偏是少年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雕戈(diāo gē):刻繪花紋的戈。
  • (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
  •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一般用以指宮庭園林裏的井。
  • 玉山禾:傳說中的崑崙山的木禾。這裏指山上的莊稼。

翻譯

寒冷的郊外,落日餘暉映照着雕花的長戈,狩獵的騎兵們吹着胡笳,全部渡過了河。 故鄉里,井欄邊的葵菜生長着,而水井卻已乾涸,空蕩的城市中,鳥雀啄食着山上的莊稼。 閨中的女子夢中被啼鶯的叫聲打斷,邊塞上寄去的書信憑藉着遠行的大雁傳遞。 回到酒泉的時候已經頭髮花白,而從軍的偏偏大多是少年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荒涼、孤寂的景象,以及人們在這種環境下的生活和情感。詩的前兩句通過「寒郊」「落日」「雕戈」「獵騎」「笳」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蕭瑟、緊張的氛圍,表現了戰爭環境的殘酷。中間兩句「故里葵生金井榦,空城雀啄玉山禾」,用「故里」的荒涼和「空城」的寂寥,進一步強調了戰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破壞。後兩句「閨中夢逐啼鶯斷,塞上書憑旅雁過」,則從閨中女子的夢和邊塞上的書信兩個角度,寫出了人們對和平與親人的思念。最後一句「歸到酒泉已頭白,從軍偏是少年多」,既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戰爭的長期性和殘酷性,許多少年投身軍旅,歸來時卻已白髮蒼蒼。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反思和對人們命運的關注。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