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承惺堂曾年伯招同智上人張少益泛舟步季玉韻賦謝
蒲艾迎嘉節,葵榴向午天。
感時堪賦賞,對景合流連。
凍雨圍山帶,南潮沒阪田。
雄心隨競渡,雅意寄芳筵。
暢矣湘靈瑟,兼之懷水仙。
朱符驅虐暑,彩縷系長年。
寶筏推先濟,星軺訝早懸。
非嫌朝市味,爲憶越中鮮。
勇退看回棹,臨波嘆逝川。
豈因人解脫,不受俗牽纏。
故舊論交誼,高僧結淨緣。
且聽歌水調,莫問續騷篇。
海色哉生月,江容晚簇煙。
獨醒吾豈敢,歸興共陶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午日: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 嘉節:美好的節日。
- 葵榴:葵花和石榴花,端午節的應景花卉。
- 凍雨:暴雨。(「凍」在這裏不是指寒冷,讀音爲「dòng」)
- 阪田:山坡上的田。
- 湘靈瑟:傳說中湘水之神彈奏的瑟,這裏借指美妙的音樂。
- 水仙:水中的神仙,這裏可能指心性高潔之人。
- 朱符:硃紅色的符籙,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有驅邪避災的寓意。
- 虐暑:炎熱的暑氣。
- 彩縷:彩色的絲線,端午節時系在手腕上,寓意祈福。
- 長年:長壽。
- 寶筏:佛教語,比喻引導衆生渡過苦海到達彼岸的佛法。
- 星軺(yáo):使者所乘的車。
- 騷篇:指《離騷》等篇章,代指文學創作。
翻譯
在端午節這一天,葵花和石榴花向着正午的天空綻放。我有感於時節的美好,能夠賦詩賞景,面對這樣的美景,實在讓人留戀不捨。暴雨圍繞着山,南面的潮水淹沒了山坡上的田。人們的雄心隨着競渡的船隻激盪,高雅的意趣寄託在這芳香的筵席上。 那美妙的音樂就像湘水之神彈奏的瑟,又讓人聯想到心性高潔之人。硃紅色的符籙可以驅趕炎熱的暑氣,彩色的絲線系在手上象徵着長壽。佛法如寶筏,能助人率先渡過苦海,使者的車駕早早地就準備好了,讓人驚訝。不是嫌棄朝廷和市井的味道,而是懷念越中之地的鮮美食物。 勇敢地退隱,看着回程的船槳,面對波濤感嘆時光如流水般逝去。哪裏是因爲人想要解脫,纔不受世俗的牽絆呢?與故舊談論着交往的情誼,和高僧結下純淨的緣分。暫且聽着水上的歌曲,不要再問續寫文學篇章的事情了。 海面上生出了月亮,天色漸晚,江面上簇擁着煙霧。我哪裏敢說自己獨自清醒,只是這歸去的興致讓人都感到快樂滿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端午節時的情景和詩人的感受。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凍雨圍山帶,南潮沒阪田」「海色哉生月,江容晚簇煙」,通過對雨、潮、月、煙等自然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宏大而又細膩的意境;又有對節日習俗和活動的敘述,如「蒲艾迎嘉節」「朱符驅虐暑,彩縷系長年」,展現了端午節的傳統特色;同時,還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如「勇退看回棹,臨波嘆逝川」「豈因人解脫,不受俗牽纏」,體現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內心自由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將節日的歡樂、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