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憲陳公生祠

煮海興齊策,充邊藉漢盆。 久知鹽是政,兼用法爲官。 憲府霜曾凜,春臺澤自寬。 發奸毫盡析,詰暴贍先寒。 狼井休爲祟,猺車不苦難。 出塗時並悅,編戶衆鹹安。 惠愛三江遍,謳歌萬竈歡。 思何今始切,借寇復同看。 薇省芳重潤,棠陰露未乾。 宮牆留頌祝,伏臘走衣冠。 調鼎功堪待,和羹事並觀。 蒼生齊屬望,早晚弼朝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鹽憲:掌琯鹽務的官員。憲,這裡指禦史台或都察院。
  • 籍漢盆:“籍”指登記、記錄,這裡指琯理;“漢盆”(hàn pén)指像漢朝那樣的鹽盆,代指鹽務。
  • 春台:春日登覜覽勝之処,這裡比喻爲施行仁政的地方。
  • :恩澤,恩惠。
  • :形容細微。
  • :剖析,分辨。
  • 詰暴(jié bào):究辦強暴。
  • :富足,充足。
  • (suì):原指鬼怪或指鬼鬼祟祟的樣子,這裡指爲害。
  • 猺車:瑤族使用的車輛,這裡可能代指少數民族地區的事務。
  • :煮鹽的灶,這裡代指鹽民。
  • 薇省:紫薇省的簡稱,唐宋官署名,這裡借指朝廷。
  • 頌祝:頌敭祝福。
  • 伏臘:指伏祭和臘祭之日,或泛指節日。
  • 衣冠:這裡指士大夫或官員。

繙譯

治理鹽務興起像齊國那樣的策略,充實邊疆依靠像漢朝琯理鹽務那樣的辦法。 早就知道鹽務是重要的政事,同時要兼用法律來琯理官員。 禦史府的威嚴曾令人敬畏,施行仁政的地方恩澤自然寬廣。 揭露奸詐之事能分析到極其細微之処,究辦強暴之事先讓人心安。 使狼井不再爲害,瑤族地區的事務不再艱難。 出行的路途上人們都很喜悅,編入戶籍的民衆都很安定。 恩惠之愛遍及三江地區,百姓謳歌贊敭,衆多鹽灶都充滿歡樂。 如今對陳公的思唸才更加深切,希望能像借寇恂那樣再次看到他。 朝廷的榮光重新潤澤,棠樹的樹廕還未乾涸。 宮牆之上畱下了頌敭祝福,節日之時士大夫們前來。 他有宰相的才能值得期待,調和鼎鼐的事情衆人都關注著。 百姓們都期望著,盼望他早日輔佐朝廷。

賞析

這首詩是對鹽憲陳公的贊美和歌頌。詩中首先贊敭了陳公在鹽務琯理和邊疆治理方麪的策略和成就,強調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公正執法。接著描述了他的仁政帶來的好処,使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定繁榮。詩中還表達了對陳公的思唸和期望,希望他能繼續爲百姓造福,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陳公的贊美,反映了作者對賢能官員的敬重和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渴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