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大復海牢騷二首

難將卑溼比長沙,三載棲遲倦憶家。 君自楚材工九辨,卜居吾亦困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卑溼(bēi shī):指地勢低下潮溼。
  • 棲遲(qī chí):淹留,漂泊失意。
  • 楚材:這裏指朱大有着如屈原般的才華。
  • 九辨:《楚辭》篇名,宋玉所作,後人認爲是宋玉借屈原的不幸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這裏用以指代朱大的詩作充滿了感慨和憂思。

翻譯

這兒的地勢低下潮溼,難以和長沙相比,我在此處停留了三年,漂泊失意,心中厭倦,十分思念家鄉。你本是如屈原般才華出衆的人,善於創作如《九辨》般的詩章,而我選擇居住的地方,也讓我如同被困在天涯一般。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所處環境的不滿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對友人朱大的才華表示了讚賞。詩的前兩句,通過「卑溼」的環境和「棲遲倦憶家」的心情,描繪出詩人在異地的困苦與無奈。後兩句則轉向友人朱大,稱其有「楚材」且「工九辨」,既肯定了友人的才華,又借友人的處境來反襯自己的困境,最後一句「卜居吾亦困天涯」,則再次強調了自己的漂泊之感和困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將詩人的愁苦與對友人的理解融爲一體,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