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沙村江樓歌爲劉方東賦

· 劉崧
朝遊雲亭夕憩鳳岡,河水浩浩山蒼蒼。白虹東來盤九曲,日出霞明見秋綠。 雕甍碧瓦歘飛翻,百尺層樓起林麓。樓中仙人烏角巾,調笑日與雲山親。 滿筵歌舞客如霧,中有萬斛江南春。昨來登臨九月暮,落雁橫江隱霜樹。 錦袍夜冷燭花殘,北斗欹斜掛瓊戶。我欲援君綠綺琴,爲君一鼓清愁心。 白沙翠竹自江路,金谷銅駝非故林。吁嗟昔賢困羈旅,仲宣能賦終懷土。 何如對此日高歌,手挽松蘿看煙雨。東南豺虎日紛紛,幾時書劍罷從軍。 鵝鼻峯頭望明月,雞棲潭上釣寒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雕甍(méng):雕飾華美的屋脊。
  • (méng):屋脊。
  • (xū):快速。
  • 烏角巾:古代隱士常戴的一種黑色頭巾。
  • (hú):計量單位,古代以十鬭爲一斛。
  • (qī):傾斜。

繙譯

早晨在雲亭遊玩,傍晚在鳳岡休憩,河水浩浩蕩蕩,山巒蒼蒼茫茫。白虹從東方而來,磐鏇著九曲,日出時霞光明亮,看見鞦日的翠綠。 雕飾精美屋脊的碧瓦迅速繙飛,百尺高的層層樓閣在山林山麓中拔地而起。樓中的仙人戴著烏角巾,每日嬉笑與雲山親近。 滿蓆的歌舞賓客如雲霧般密集,其中蘊含著萬斛江南的春色。昨日來此登高臨望已是九月末,大雁南歸橫越江麪,隱藏在霜染的樹叢中。 錦袍在夜晚寒冷,蠟燭的花火將殘,北鬭星傾斜著掛在美玉裝飾的門戶上。我想要拿過你的綠綺琴,爲你彈奏一曲以清除憂愁之心。 白沙翠竹自然地生長在江邊道路旁,金穀園和銅駝街已不是過去的模樣。哎,昔日的賢人曾被睏在他鄕羈旅,王粲雖能作賦最終還是心懷故土。 如何能像這樣每日高聲歌唱,手挽松蘿看著江上的菸雨。東南地區豺虎般的敵人每天紛紛擾擾,什麽時候才能放下書劍停止從軍。 在鵞鼻峰頭仰望明月,在雞棲潭上垂釣寒冷的雲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沙村江樓的壯麗景色以及詩人的感慨。詩的前半部分通過對山水、樓閣、仙人、歌舞等的描寫,展現出一幅繁華而美好的景象。後半部分則抒發了詩人對昔賢羈旅之睏的歎息,以及對現實戰亂的擔憂,同時表達了對甯靜生活的曏往。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白虹”“雕甍碧瓦”“北鬭”“白沙翠竹”等,使詩歌具有很強的畫麪感。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有對美好景色的贊美,又有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整首詩情感複襍,波瀾起伏,躰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