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伯子南歸二首

客裏逢歸棹,江干問謫居。 齋閒方喻馬,鋏在豈歌魚。 吳楚扁舟路,親朋幾字書。 薄遊嗟世味,應復愛吾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ào):船。
  • 謫居:被貶謫後住在某地。
  • 齋閒:在書房中閒暇之時。
  • 喻馬:以馬作比喻,指通過相關事物來闡明道理。
  • (jiá):劍柄,這裏指劍。
  • 歌魚:用馮諼彈鋏而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的典故,表達希望得到賞識或改善待遇的想法。
  • 扁舟:小船。

翻譯

在客居之地遇到你歸來的船隻,在江邊詢問你被貶謫後的居住情況。在書房閒暇時方能以馬作喻闡明事理,劍在身旁又怎會彈劍而歌抱怨食無魚呢。從吳楚之地乘小船歸來的路途上,有親朋好友的幾封書信。短暫出遊後慨嘆世間的人情冷暖,應該還是會重新喜愛自己的家。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崔伯子南歸時所作。詩中通過描寫與崔伯子的相遇以及對他處境的詢問,表現出對朋友的關心。「齋閒方喻馬,鋏在豈歌魚」這兩句,體現了崔伯子的一種豁達和坦然的心態,儘管身處困境,但依然能夠保持積極的態度。後兩句則表達了對世間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對歸家後尋求內心寧靜和安慰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祝福和對人生的思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