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寄友人何瑞壇二首

· 盧寧
故人書信報蘇州,改邑虔南始拜收。 青鳥翩翩煙島去,明星燦燦夜窗浮。 寄懷昆玉慚非寶,拭目池珠驚寡儔。 便借秋風傳半牘,直隨雲雁送雙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何瑞壇:作者的友人。
  • 虔(qián)南:地名。
  • 青鳥:神話傳說中爲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後用以指代信使。
  • 崑玉:對別人兄弟的美稱,這裏代指友人,是一種謙遜的說法。
  • 池珠:原指池中的珍珠,這裏比喻優秀的人才或珍貴的物品。
  • 寡儔(chóu):缺少同伴,這裏指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
  • 牘(dú):古代寫字用的木片,這裏指書信。

翻譯

老朋友從蘇州寄來書信,說自己到虔南這個地方任職的消息剛剛收到。信使如同翩翩的青鳥向着煙島飛去,明亮的星光燦爛地在夜晚的窗戶上浮動。我想要對你表達思念,卻慚愧自己並非珍寶,看到你如池中的珍珠般出衆,驚訝於很少有人能與你相比。那就藉着秋風傳遞半片書信,隨着雲雁將我的思念送達你的雙眸。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給友人何瑞壇的回信,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友人才能的讚美。詩的開頭交代了收到友人的來信及友人的任職地,接着用「青鳥」和「明星」的形象來烘托出一種悠遠、美好的意境。詩中通過「慚非寶」表現了作者的謙遜,而「驚寡儔」則高度讚揚了友人的優秀。最後,作者希望借秋風和雲雁將自己的書信和思念傳遞給友人,表現出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用典自然,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友情的深刻理解。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