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寺謁李忠簡公遺像

鍾祥曾道應星光,嶺海仍流異代芳。 忠赤有心懸疏草,勳猷何意在旂常。 提戈自障鯨波險,請劍寧辭鳥道長。 遺像清高瞻拜肅,珠江猶自勝桐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鍾祥:謂得福。
  • 嶺海:指兩廣地區,其地臨海,故稱嶺海。
  • 疏草:奏章的草稿。
  • 勳猷(yóu):功績。
  • 旂常(qí cháng):旂與常。旂畫交龍,常畫日月,是王侯的旗幟,借指王侯。

翻譯

您李忠簡公曾得上天福佑,如同星光應兆,在嶺海地區仍然流傳着您跨越時代的美名。您懷着忠誠之心呈上的奏章草稿,展現着一片赤誠,您的功績和謀猷並非爲了追求王侯的榮耀。您提起兵器,親自阻擋如鯨波般的危險,懇請出劍,不懼怕前方道路如鳥道般艱難。瞻仰您清高的遺像,心中充滿敬畏地進行拜謁,珠江這裏甚至勝過了您的故鄉桐鄉。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海珠寺拜謁李忠簡公遺像後所作。詩中表達了對李忠簡公的敬仰和讚美之情。首聯描述了李忠簡公的福佑和他在嶺海地區的美名流傳。頷聯強調了他的忠誠和奏章中所體現的赤心,以及他的功績並非爲了個人榮耀。頸聯敘述了他英勇抵禦危險、不畏艱難的精神。尾聯通過對比,認爲珠江此地因爲有李忠簡公的遺像而勝過他的故鄉桐鄉,進一步突出了對他的尊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沉,通過對李忠簡公的歌頌,展現了作者對高尚品德和英勇精神的嚮往。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