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扉(fēi):古代官署的門,這裡指官署。
- 上:指皇帝。
- 去飲:離開去到。
- 東坡詩:指囌軾的詩,囌軾曾被貶至惠州。
- 黃金台: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著名的台閣。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道教名山。
- 東道主:接待賓客的主人。
繙譯
使君您曾經在官署中居住,曾在皇帝麪前爭論是非。 如今您離開去到惠州,品嘗荔枝,也和囌軾的詩作相伴。 在黃金台下我曾與您相見,羅浮山上月圓時,我滿懷相思。 我打算決定前往羅浮山,作爲東道主接待我的,除了您還有誰呢?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寫給惠州太守史使君的,表達了對史使君的敬仰和期待再次相見的情感。詩中通過廻憶史使君在官署的往事,以及他現在在惠州的生活,展現了史使君的人格魅力和詩人對他的深厚情誼。末句表達了詩人希望前往羅浮山,竝期待史使君作爲東道主的接待,顯示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和喜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客有別號蓮塘者以自附於濂溪之說予謂之曰於中通得聖人之體於外直得聖人之用於不支蔓得聖人之真於出淤不染得 》 —— [ 明 ] 湛若水
- 《 三水候送郭總戎不至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除夕再疊喜雪韻奉酬邊光祿鄧司訓 》 —— [ 明 ] 湛若水
- 《 已答趙大洲司成書意有未盡情見乎辭 》 —— [ 明 ] 湛若水
- 《 再寄吳提舶 》 —— [ 明 ] 湛若水
- 《 題湛瀆橋 》 —— [ 明 ] 湛若水
- 《 甲午三月十八日歐南野司成設會於雞鳴山憑虛閣予以風阻而返依限韻追和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答郭總戎武定題煙霞洞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