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餘舜卿和韻

· 程通
遁跡林泉傲歲年,柴門三徑竹娟娟。 樽開北海客時過,日向東窗人尚眠。 對月每懷犀玉表,因風忽墜錦雲箋。 鳳凰臺下思歸客,何日重回乳水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遁跡:隱居。
  •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 柴門:用樹枝編紮成的門,常指簡陋的門。
  • 三徑:指庭園中的小路。
  • 竹娟娟:竹子修長美好。
  • 樽開:打開酒器。
  • 北海:地名,此處可能指作者的居所。
  • 犀玉表:珍貴的禮物或信物。
  • 錦雲箋:華美的信紙。
  • 鳳凰臺:地名,此處可能指作者思念的地方。
  • 乳水:指清澈的水。

翻譯

隱居山林,傲然度過歲月,簡陋的門前小徑上竹子修長美好。 打開酒器,客人時常來訪,太陽已照向東窗,人還未起牀。 對着月亮,常常懷念那珍貴的禮物,因風忽然飄落華美的信紙。 鳳凰臺下,思念歸鄉的客人,不知何時能重回那清澈的水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的寧靜生活,以及對遠方友人和故鄉的深切思念。詩中「遁跡林泉」、「柴門三徑」等詞語勾勒出一幅遠離塵囂的隱居圖景,而「樽開北海」、「對月每懷」則透露出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故鄉的眷戀。末句「鳳凰臺下思歸客,何日重回乳水邊」更是將思鄉之情推向高潮,表達了詩人對歸鄉的深切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程通

明徽州府績溪人,字彥亨。洪武二十三年舉人。授遼府紀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隨遼王南歸京師,上封事,陳備禦策,進左長史。永樂初,從遼王徙荊州。旋上封事被髮,下獄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