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福山:指福氣聚集之地,此處可能指某地的名稱,也可能泛指福氣之地。
- 素心亭:亭名,意指心境純淨如素。
- 百順:萬事順利,形容福氣極大。
- 左剛右柔:比喻陰陽和諧,剛柔相濟。
- 陰陽: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基本概念,指事物的兩個對立面,如天地、日月、男女等。
- 天一:指天之始,即宇宙的原始狀態。
- 洗心:淨化心靈。
- 滓:污垢,雜質。
- 素琴:指沒有裝飾的琴,象徵純潔無瑕。
翻譯
福山之福是怎樣的呢?那就是百事順利的福氣。 左邊剛強而右邊柔和,陰陽的德性在這裏和諧統一。 天一開始就生成了水,泉水與心靈相呼應,清澈見底。 這就是所謂的洗心,但心又是什麼形狀呢? 無形也無雜質,素心本來就無可洗。 我將攜帶素琴,在這裏爲你彈奏。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福山和素心亭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於福氣和心靈純淨的嚮往。詩中「左剛右柔,陰陽合其德」體現了作者對於和諧統一的追求,而「天一以生水,水泉應心澄」則巧妙地將自然與心靈相結合,展現了心靈的清澈與純淨。最後,作者以攜帶素琴彈奏的畫面,表達了自己對於純淨心靈的堅守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張東所與潘黃門用涯翁韻往復予因用韻言別三水 》 —— [ 明 ] 湛若水
- 《 銅陵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彭鳴卿下第還五羊 》 —— [ 明 ] 湛若水
- 《 三月五日同曾惟馨鄭世迪諸君遊三山寺觀白鷺洲 》 —— [ 明 ] 湛若水
- 《 偶書送李生白父下第歸蜀 》 —— [ 明 ] 湛若水
- 《 託吳提舶致書應吉士元忠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南京大理寺正趙鯤遷守漢中府 》 —— [ 明 ] 湛若水
- 《 題碧潭爲丹山館人朱揮使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