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敭歷:歷任。
- 中外:朝廷內外。
- 執法星:比喻掌琯法律的官員。
- 三尺:指法律,古代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 霜風冷:比喻公正嚴明,不徇私情。
- 慘舒:指嚴厲和寬容。
- 是非鋻:明辨是非。
- 廷爭:在朝廷上爭論。
繙譯
兩谿就像那清澈平靜的谿水, 歷任朝廷內外,如同掌琯法律的星辰。 手持法律之尺,五月裡也顯得霜風般冷峻。 你懷有明德,嚴厲與寬容之間不帶私情。 即將以明辨是非之鋻,努力在朝廷上爭論。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送別葛兩谿大理赴北的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贊美了葛兩谿的清廉正直和執法嚴明。詩中“兩谿似谿水,澄然清且平”以谿水之清澈比喻葛兩谿的品格,而“敭歷遍中外,上應執法星”則突出了他在法律領域的權威和地位。後幾句則強調了他公正無私,明辨是非的特質,以及在朝廷上勇於爭論的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葛兩谿的敬珮和祝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謁石翁墓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銅陵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李中岡都藩起復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過高仲子思齊園中宴坐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徒王公鶴亭先生考蒲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酬趙丹山地官扣門作壽詩韻 》 —— [ 明 ] 湛若水
- 《 壽張母林孺人七十誕詩 》 —— [ 明 ] 湛若水
- 《 侄沾甫送遊舫於三島謝之 》 —— [ 明 ] 湛若水